信息摘要:
粉末是由大量的粉末颗粒组成的一种分散体系,其中颗粒彼此分离,或者说粉末是大量的颗粒及颗粒间的空间所组成的特殊物质。
1、粉末的性质
粉末是由大量的粉末颗粒组成的一种分散体系,其中颗粒彼此分离,或者说粉末是大量的颗粒及颗粒间的空间所组成的特殊物质。小于1毫米大于0.1微米称为粉末颗粒,0.1微米以下叫胶体微粒,大于1毫米为致密体。钨钢模具生产所使用的粉末一般在零点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间。硬质合金WC粉末一般分为超粗颗粒大于20微米,粗颗粒6-20微米,中颗粒2-6微米,细颗粒1微米,亚微细0.5-0.8微米,超细颗粒0.2-0.5微米,胶体微粒0.1微米,小于0.1微米为纳米。
粉末的化学成分是指主要金属或组元的含量,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以及气体的含量。钨钢模具原始粉末的化学成分对产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使用的含碳量过低或过高的碳化钨粉,工艺上又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能得到脱碳或渗碳的硬质合金废品。
粉末的化学成分取决于原料的化学成分和生产方法。钨钢模具生产所用的钴粉而言,要求含钴量在99%以上,含铁量低于0.3%,含碳量低于0.1%,含氧量低于0.5%,粉末中允许的杂质取决于成品中允许的杂质含量。SiO2,AlO3,P,S,As等杂质都希望越少越好。但是,由于许多的氧化钨,氧化钴在烧结过程中被氢或碳还原,因此,钨钢模具的混合料的氧含量可以高一些,但不能超过1.0 %。硬质合金粉末的杂质和氧含量对最终材质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实际的生产中,控制原料杂质含量和氧含量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粉末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和致密材料的测定方法相同。
第二节,粉末的结构
在低倍显微下,可以观察到粉末形状,常见的粉末形状有:球状,液滴状,海棉状,盘状,碎片状,树枝状以及不规则的角状。通常,粉末的形状取决于制粉方法。粉末颗粒的形状对粉末的工艺性能有重要影响;粉末制粒后对硬质合金压制影响很大,如混合料料粒为球形,则流动性和压制性有明显的改善。
粉末中能分离并独立存在的最小粒子叫单颗粒,也叫一次颗粒。由几个颗粒重新聚集的叫团粒或二次颗粒。团粒的流动性,松装密度较单颗粒高,压制性好。混合料在压制前通过制粒,可以明显改善粉末的压制性。
粉末颗粒和晶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单颗粒是由几个晶粒组成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一个晶粒形成的单晶颗粒。
烧结后钨钢模具中碳化物的晶粒尺寸主要取决于原始碳化物粉末的颗粒尺寸。由于结晶不完全或外力的作用,粉末颗粒中存在许多结晶缺陷,如空隙,畸变,夹杂等,这使粉末具有较高的晶格畸变能,因而是粉末活性增大。